top of page
御宅的世代論
在時代的演進下,流行的事物總有所不同,價值觀也有可能因此改變。在御宅學中,也有許多學者提出各種看法,讓我們聚焦於前面提到的岡田斗司夫,岡田提出了自己對於御宅的定義:具有
.革命性的視覺感官能力:看作品時,可以分辨出畫風等等細微的差異。
.高度相互參考能力:看作品時,可以運用腦中的資料庫(別的作品、社會議題等等)進行連結。
.堅持報復和自我表現的能力:在創作時,對於作品有理想,覺得能夠做的更好,並分享給大家。
御宅的世代論: About
將時間往後推進,2009年,岡田發表了著作《阿宅,你已經死了!(オタクはすでに死んでいる)》覺得御宅已死,而其中建構出了一個御宅的世代論,總共分為了五個世代:
御宅的世代論: About
.御宅原人:戰後日本商業動畫的第一代創作者,具有個世代所有的特徵,但當時並不會被時代排擠。書中只有略寫。
.第一世代:1980年代,逐漸從觀看科幻小說變為電視動畫,造就出許多電視兒童。在入宅過程中獲得資源較為匱乏,主要的工作集中於尋找資源和篩選優良的作品,造成對於宅文化的看法是以作品為中心,重視作品本身的詮釋和優劣,對於捍衛這身份具有極強鬥志,在書中被稱為「貴族的一代」。岡田認為自己在這一代。
.第二世代:受到宮崎勤等等事件所影響的一代,承受著社會的汙名化。開始廣泛討論「御宅論」,並將之作為與社會偏見抗衡的力量,可望他們的興趣被社會接納,將身份認同的中心放於「御宅」這一概念本身,導致他們成為最接近學者的一個世代。許多第一世代的學者對於宅文化的研究也非常有興致,如岡田本人也屬於這類,書中也曾提及他自己則是被安裝在第二世代。
.第三世代:21世紀後在數位時代長大,擁有龐大的資料庫及不受歧視的風氣。從思想來看,常以自我為中心,較重視自己感受到的衝擊。容易團結在某個口號(書中以「萌」的概念來描述),但是在具體宅文化生活上,往往是較為封閉的。編者認為這是造就現在宅這詞依舊會被誤用或歧視的原因,對於某個東西狂熱到不只不顧周圍眼光,更是仇視那些看不慣的人,讓世人開始排擠這些人。
.第四世代:並未細談為何,編者猜測為將「宅」這詞轉變為隨時能自我標榜的無意義概念,徹底將宅文化變為自己生活的價值觀。
御宅的世代論: About
bottom of page